1.了解課文先舉同類事例,而后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作者觀點的逐層論證的寫法。
2.學習“勞”、“餓”、“空乏”等詞的形容詞使動用法和表示結(jié)論的“故”的用法。
3.體會文章論點在今天的積極意義。
教學重點:
1.掃除文言字詞障礙,疏通全文,并了解一些文言實詞的使動用法和排比句式的作用。
2.從歸納大意入手,理清各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進而體會逐層論證的寫法和論點的意義。
教學過程:一課時
一、借助課文注釋,掃清字詞障礙,通譯全文。
1.從孟子和其散文特點介紹入手,引起學生興趣。
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當時,各大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統(tǒng)治者“皰有肥肉,廄有肥馬”;人民“仰不足事母,俯不足蓄妻子,東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對此,孟子最早提出“民貴君輕”主張,呼吁各國諸侯重視人民作用;主張殘暴之君是“獨夫”,人民可推翻;強烈反對不義戰(zhàn)爭,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孟子向往歷史上堯舜功績,到處游說,宣傳他的“仁政”、“王道”,并把這寄希望于封建統(tǒng)治發(fā)“仁心”,力圖維護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歸順,以成就王業(yè),“黎民不饑不寒”。這反映孟子繼承并發(fā)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對恢復經(jīng)濟,發(fā)展生產(chǎn),使人民休養(yǎng)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雖有階級時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許多間接主張,客觀上對人民有利,值得肯定。
孟子是繼孔子后儒家學派又一大師,推尊“亞圣”。記錄他言論、活動的《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章,計261章,約36000字,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發(fā)展有很大影響。(加點為板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讀,借課文注釋逐句譯全文,教師作必要指導。加強“苦、勞、餓、空乏、亂、動、忍”等詞使動用法的學習(重詞義理解輕術語強記)
二、把握結(jié)構思路,理解逐層論證寫法。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段意。
2.學生歸納段意并小組討論。
第一段(1、2)舉例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3)正反兩面論證經(jīng)受艱苦磨難必要性,說明人處困境能激發(fā)斗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
第三段(4)結(jié)論得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提出問題:為何論點放在最后?(板書說明)
舜
歷史上六個著名歷史人物 傅說 同:出身低微 異:時代,
事(個別) 膠鬲 飽經(jīng)磨難 國家
管夷吾 有所成就
↓歸納 孫叔敖 (生于憂患)
百里奚
結(jié)論(論點) 憂患使人有所作為:天將降大任 苦其
生于憂患 理(一般) 勞 →動心忍性
死于安樂 ↓引申 餓 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 (生于憂患)
一般人(正面) 人恒過——改
↓引申 困、衡——作 (生于憂患)
征、發(fā)——喻
國家(反面) 入:無法家拂士 →亡
出:無敵國外患 (死于安樂)
思考:孟子在談到艱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為,連舉六名在歷史上有成就人物,是否重復,為什么?
①共同特點:出身低微,飽經(jīng)磨難,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氣勢和說服力。
②從古到今(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人)多方面舉例,內(nèi)涵豐富,說服力強。
4.默讀課文,找出同樣使用排比手法句子,說出其作用。
5.討論論點在今天意義。(請學生即興發(fā)言)
6.讀讀背背。
三、布置作業(yè)。
1.古文積累。
2.背誦默寫。
3.寫自己讀這篇文章后感受,即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