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填空(新課標基礎知識)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課程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3、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4條要求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和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請圍繞新課標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1、一位教師給三年級的學生講古詩,剛剛板書題目,學生就開始背誦起來
了。老師說“啊,我還沒講你們就會背了,那你們會寫嗎?”學生也說“會”,老師說,“那你們來寫寫吧!”這時,學生在黑板上開始一筆一劃的書寫,可惜這課該學的生字他一個也不會寫。
問題一:你認為上課一開始老師這樣處理古詩的教學方法可取嗎?為什么?
問題二:如果讓你來講這節(jié)課,接下去你會怎么處理呢?
2、這里摘錄了一位老師講解《只有一個地球》的片段,請認真閱讀,然后根據(jù)這段實錄寫出自己的點評。
師:剛才各組討論,提出了許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為什么說地球是渺小的?”
生:(念文中相關內(nèi)容)雖然我們看地球是龐大的,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只有一顆黃豆那么大。
生:(念文中相關內(nèi)容)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師:那另外的五分之四是什么?
生:海洋。
師:僅有的五分之一的陸地都能供人類生存嗎?
生:不行,因為還有沙漠,高山,雪原……
師:看老師寫這個渺小的“渺”字,原來在我們眼中看似龐然的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小的就如同一顆沙粒。“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蹦憧芍肋@一葉扁舟卻承載著整整60億人啊!怎么樣,這個問題解決了嗎?
3.老師在講《假如》這首詩時,老師教學生理解“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這個句子,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為什么詩里不寫‘西北風’?”老師說:“噢,等你長大了,你可以寫‘西北風’!睂W生高興地坐下了。你認為這樣處理合適嗎?如果你是這位老師,你會怎么處理呢?
附:假如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
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
讓小樹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長,
不會在寒冷的北風里縮著身子,輕輕嘆息。
第三部分 問題分析及對策
1、當前有不少公開課氣氛活躍,上得很是熱鬧,然而在熱鬧的背后卻少見了學生高質(zhì)量的思維活動。作為教師你對這一現(xiàn)象怎么看?怎么辦?
2、我們走進課堂聽課,常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回答問題好的總是那么幾個人,另外的一些學生有的認真聽別人講話,有的則心不在焉。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怎樣調(diào)整使另一部分學生也能參與你的課堂教學(不單指在一節(jié)課上)?
3、一位老師讓學生從一年級起就開始寫日記,結果學生寫的日記句子不通順,也不會使用詞語,有的字是錯字,有的根本不會寫就用簡單的圖畫代替。老師想指導學生把日記寫好,卻不知從何入手。
第四部分 論述題
結合你的教學實踐談談對新課標三維目標中“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