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解析】教師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學生,學生被動學習,考什么教什么,這些是應試教育里常見的教育方法,而非素質教育方法。對教師進行教育思想培訓,宣傳教育理念,將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落實到每一堂課當中,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些均屬于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故選B。
2.B【解析】個別差異性表現(xiàn)在不同兒童同一方面的發(fā)展速度不同,不同兒童不同方面的發(fā)展存在差異,因材施教是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不同的教育,屬于個別差異性的特點。故選B。
3.A【解析】題干是一個必要條件的假言命題,“好好學習”是前件,即P,“考一所好大學、有一份好工作”是后件,即Q。A項的邏輯步驟如下:只有P,才Q;如果Q,則P。故選A。
4.B【解析】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是制定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依據。故選B。
5.B【解析】按照我國《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法定義務教育的起始年齡是6~7周歲。故選B。
6.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教師對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侵犯其合法權益,或者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30日內作出處理。
專家點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是歷年考試中重點考查的內容。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是用法律來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教師隊伍的規(guī)范化管理,確保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不斷優(yōu)化和提高。它規(guī)定了教師的權利和義務、資格和任用、培養(yǎng)和培訓、考核、待遇、獎勵、法律責任等。它與教師的關系密切,考生必須熟記重點條款。
7.C【解析】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是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故選C。
8.D【解析】教師未經學生許可,拆看學生的信件.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9.B【解析】有關部門應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故選B。
10.A【解析】答案中的后三個哲學家都是在生前就萬眾矚目、功成名就了的。只有叔本華的成就在生前一直不被承認,直到死后才真正得到人們的肯定。
專家點撥叔本華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意志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觀上,叔本華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響,持悲觀主義的觀點,主張禁欲忘我。其代表作品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
11.C【解析】教師不僅要扮演好授業(yè)解惑者的角色,同時在教育活動中還要扮演好管理者的角色。故選C。
12.C【解析】小明受到的傷害應由司機和所在寄宿學校共同負責。司機需要負責是由于其在工作中責任心差而導致事故,學校需要負責是由于疏于對所聘人員的管理。故選C。
13.A【解析】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區(qū)別于其他行業(yè)職業(yè)道德的顯著標志。故選A。
14.D【解析】哥白尼主張“太陽中心說”,認為地球是圍繞太陽在旋轉的。專家點撥“太陽中心說”即“日心說”,與地心說相對立,它認為宇宙的中心是太陽,而不是地球。這種學說經由哥白尼提出、布魯諾堅持、伽利略論證,才最終為人們所廣泛接受。
15.B【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哲學家、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被稱為“力學之父”。他發(fā)現(xiàn)了“杠桿原理”和“力矩”的概念。他曾說:“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惫蔬xB。
16.C【解析】吳道子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莼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吳道子的繪畫對后世影響很大,被人們尊稱為“畫圣”,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故選C。
17.B【解析】A項反映的是食品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C、D兩項都是經濟宏觀指數(shù)。專家點撥本題為經濟常識類的識記型題目,但由于一些考生平時很少接觸這些經濟學名詞,因此較難選出正確答案?忌环矫嬉訌娖綍r的學習,另一方面,如果的確沒有相關知識儲備,則可以根據直覺做出判斷,將更多時間留給只要細心分析就能正確作答的題目。
18.D【解析】“倘秀才”是元曲“正宮調”的一個曲牌名。故選D。
19.D【解析】“建安七子”中,王粲的文學成就最高,劉勰許其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龍•才略》);方東樹評之為“蒼涼悲慨,才力豪健,陳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卷二)。故選D。
20.A【解析】魯迅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故選A。
21.C【解析】1957年10月4日,蘇聯(lián)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故選C。
22.B【解析】奧林匹克五環(huán)代表五大洲: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綠色代表大洋洲;紅色代表美洲。
專家點撥考生應該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相關知識多一些了解:奧林匹克即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包含多種體育運動項目的國際性運動會,每4年1屆,分為夏季奧運會(俗稱“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俗稱“冬奧會”)。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1896年,現(xiàn)代奧運會第一次在希臘雅典舉辦。2008年,在中國北京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23.A【解析】新月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影響較大的一個文學社團,主要成員有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故選A。
24.(二【解析】《白毛女》是我國第一部新歌劇,也是我國新歌劇發(fā)展的里程碑,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故選C。
25.C【解析】中國畫從創(chuàng)作題材來看,出現(xiàn)最早的是人物畫,最初描繪的山川風光是作為人物畫補景出現(xiàn)的。故選C。
26.A【解析】從“所有學生都不是有選舉權的公民”推出“所有學生都是沒有選舉權的公民”,是利用換質法得出的結論。故選A。
27.D【解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它規(guī)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吨腥A人民共和國憲法》既是我國法律體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類法律的根本大法。
專家點撥除了憲法的地位以外,考生還需要記住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我國的教育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的基礎教育法。這些知識點在歷年考試中經常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
28.B【解析】追溯法不利用一般的檢索系統(tǒng),而是利用文獻后面所列的參考文獻,逐一追查原文,然后再從這些原文后所列的參考文獻目錄逐一擴大文獻信息范圍,逐一查下去的方法。故選B。
29.C【解析】一組數(shù)據中大量數(shù)據集中在某一點或其上下的情況說明了該組數(shù)據的集中趨勢,描述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量數(shù)叫作集中量數(shù)。集中量數(shù)有多種,包括算術平均數(shù)、中數(shù)、眾數(shù)、加權平均數(shù)、幾何平均數(shù)、調和平均數(shù)等。故選C。
二、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
(1)教師的教育權是教師基本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教育教學權主要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及其專業(yè)性活動中享有的自主性權利。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學生、教育評價等方面的權利,都屬于教師教育權的范疇。
(2)學校沒有侵犯小張的教育教學權。盡管小張擁有做一名小學教師的資格,但是其在職業(yè)道德、專業(yè)能力、教學態(tài)度方面缺乏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因此無法正常履行教師的教育教學職責,學校讓其離開教師崗位而從事管理工作的決定是合理的。
31.【答案要點】
李老師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行為主要體現(xiàn)在:
(1)熱愛學生。無論學生的成績是否優(yōu)良,學生的外貌形象如何,李老師都對學生懷著一顆愛心,給予學生最無私的愛,在課堂上不僅溫和地和學生交流,而且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我有被愛的權利”。
(2)公平對待學生。李老師對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不偏愛反應機敏的好學生,也不歧視反應遲鈍的差等生,給予每一個學生同樣的機會。
(3)鼓勵、信任學生。李老師對女同學的鼓勵是學生取得進步的動力,如果學生能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主動爭取更大的進步。
32.【答案要點】
(1)好處:通過比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遷徙多遠,都要溯源尋根。
不同:①鮭魚的回歸只是一種生命的本能。②人的回歸是指精神上的回溯,通過歷史、藝文、習俗、生活記憶等在文化上尋根溯源。
(2)人類通過祖國的文字(或母語)、故土的山川(或風景)、故鄉(xiāng)生活記憶(兒時往事、往事記憶)三個方面尋根溯源。
三、寫作題
33.【參考例文】
以學生為根本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讓人們產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危機,它促使人們對現(xiàn)實進行新的理性思考: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弘揚人文精神成為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社會上片面強調分數(shù)、升學率的思潮,也使人們忽視了智力開發(fā)、個性張揚和對社會生活的情感體驗。同時,由于受教育行為功利化傾向的影響和普遍的人文素養(yǎng)的匱乏,缺乏良好社會公德的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令人觸目驚心。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首先,學生是有獨立人格的人。人格是人的尊嚴、價值和品格的總和,作為人就有人格。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的人格和老師的人格是平等的。人格需要尊重和保護,不少教師受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影響,容易形成盲目自尊、無視學生人格、不容許學生有絲毫挑戰(zhàn)行為的畸形心理。突出的表現(xiàn)是師生關系不平等,學生常常要看著老師的臉色說話做事,稍有不慎,就會招致老師的不滿和處罰。無論是什么樣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尊嚴,因此,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
其次,學生是成長中的人。學生處于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在他們身上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錯誤,需要老師引導、幫助、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只是聞道在先、在社會上起步早一點的人,糾偏正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是教師的神圣職責。何況學生身上存在的缺點和所犯的錯誤,一般是以教師的眼光或者成人的標準去評判的,這種評價標準是不是科學,是不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是不是有利于學生的成長,還很難說。教師一定要謹言慎行,切莫以自己的好惡和興趣對學生妄加評判,特別是不要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愛好特長當作學生的缺點或者錯誤進行批評。
再次,學生是社會中的人。學生從來不是孤立的人,他們身上總是打著時代和社會的烙印。學生的情況是復雜的,也是多變的,復雜與多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的。教師要做好學生工作就要先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環(huán)境。要多與學生溝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異,要循循善誘,要多肯定學生的長處,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舍得投入感情,善于捕捉教育的最佳契機,多琢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有耐心和恒心。
最后,學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自改革開放以來,受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社會的大環(huán)境和過去相比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和學生不是在同一種文化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人,學生享受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所提供的各種服務,使得他們的視野開闊,思想前衛(wèi),評價標準多元。教師和學生的代溝是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如果教師不懂得這一點,就會喜歡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學生,弄得師生關系很難融洽甚至緊張。要解決這種沖突,教師必須融入不斷進步的文化中,必須有一個終身學習的觀念,這樣才能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給學生以積極健康的人生引導。
專家點撥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和邏輯展開:首先,從題目給出的小女孩的事例提煉出“教育要以人為本”的主題,并結合當前的形勢和教育環(huán)境進行簡要分析;其次,針對教師如何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這一問題,為教師的教育方式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其中,后者是文章的主體,闡述的時候要注意理清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實現(xiàn)兩方面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