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學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P28—29 有趣的拼搭
教學目標
1、通過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球、圓柱,感知這四種形體的特征。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
3、通過小組形式的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特征。
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復習
師:在“認物體”這節(jié)課上,我們認識了4個好朋友,它們分別是:(教師出示模具,學生說出它的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引入
師:今天,我們要通過活動繼續(xù)研究這些形體,看看它們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為4組進行活動,每組選一種形體作為本組的代表。哪個小組愛動腦、合作好,就從老師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這組的一個形體,記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組得分最多。
●這里將教材中“摸一摸”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貫穿于整節(jié)課中,在學生發(fā)言或小組活動評價后都可以進行摸一摸,增強了教學的整體性。在“摸一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要將習得的形體表象與手中能觸摸到的形體進行一一對應,才能將所需要摸的一種形體從眾多形體中挑選出來,因此一個學生雖然只摸一種形體,事實上對四種形體都進行了識別。
二、活動安排
1、滾一滾
師:老師這兒有個滾板,如果讓這4種形體同時從上滾下來,小朋友們猜猜看,哪個會滾得快些?哪個會滾得慢些?
不管學生預想的是什么樣的結果,教師先不給予評價,讓各小組進行活動,學生通過滾一滾、看一看可以發(fā)現(xiàn):球和圓柱滾得快一些,長方體、正方體滾不起來,只能從滾板上慢慢滑下來。
再讓學生通過討論、思考,說一說為什么球和圓柱滾得比較快,而長方體、正方體卻不行呢?
●通過滾一滾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曲面與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滾動,而平面卻不可以。從而感知了球、圓柱與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
2、堆一堆
發(fā)給每組10個相同的形體,堆一堆,看哪組堆得穩(wěn)、堆得好。
活動后,對堆的結果進行評講:正方體組與長方體組堆得比較順利,而圓柱組與小球組未能堆成功。
師:正方體組與長方體組堆得好,而圓柱組與小球組堆得不好,所以我們要給正方體、長方體組各加一分,同意嗎?
這時會立即引起學生的思辯:圓柱組與小球組之所以沒能堆好,不是小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教師用這種方式很自然引導學生在思考:為什么長方體、正方體能堆得好,而球與圓柱不容易堆得好,從而體會到曲面的不穩(wěn)定性與平面的穩(wěn)定性這一特征。
再讓小球組、圓柱組分別與長方體組、正方體組交換材料,再次進行活動體驗。
3、說一說
通過滾一滾、堆一堆的活動,學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種形體的特點,再讓學生說說這四種形體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運用。
如:汽車輪子的形狀近似圓柱,為什么不把輪子做成正方體呢?蓋房子的磚頭是長方體的,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狀呢?……
●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加強學生對各種形體特征的認識,并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是數(shù)學。
4、猜一猜
讓這四種形體中的一種從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讓學生猜一猜這會是哪種形體,如圖:
(長方體) (正方體或長方體)
。▓A柱) (圓柱)
●這樣的練習不做統(tǒng)一要求,目前,學生是通過完整的觀察來識別形體,而這里是通過局部的觀察識別形體。一部分學生有困難是正常的,但大部分學生可以進行正確的判斷。對于第2種情況,如果學生認為可能是正方體,也有可能是長方體,要給予表揚。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體現(xiàn)了分層次教學的思想。
5、搭一搭
學生分小組搭一搭,比比哪組搭的快搭得好。評講時,可以讓學生說說選擇積木的理由。如房子為什么選擇長方體或正方體,車輪為什么選擇圓柱體等等。
6、數(shù)一數(shù)
如圖P29數(shù)一數(shù)。
這三幅圖的出現(xiàn)是按由易—難的層次安排的。在數(shù)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數(shù),如從左往右,從上到下地數(shù)。
三、課堂小結
統(tǒng)計各組得分情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綜合性評價:
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識;
是否敢于與老師進行辯論;
是否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等。
課前準備
1、 4快滾板,4套積木;
2、 完全一樣的長方體積木、正方體木快、乒乓球、圓柱各10個;
3、 4種形體模具;
4、 準備一個智慧袋,里面裝有4種形體各10個;
5、 一個挖空的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