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說課稿
一、說教材
“細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介紹了生物異化作用的一個重要過程,為學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動的過程奠定了基礎。它與前面所學的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主動運輸、酶、ATP、光合作用等內容有密切的聯(lián)系,也為今后學習其他生命活動及規(guī)律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出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概念、總反應式、過程和圖解
了解細胞呼吸的概念、類型以及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上的運用
2、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分析有氧呼吸的過程,培養(yǎng)分析問題的能力
適當擴展認知面,培養(yǎng)聯(lián)系生活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踐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聯(lián)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等實際,激發(fā)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yǎng)關心生物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關心社會生活的意識和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三、教學的重、難點
有氧呼吸過程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但“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課堂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也須起主導、引導作用。所以本課利用直觀教學手段,采用自主閱讀法、比較法、、歸納法等教和學的方法,這樣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歸納、閱讀能力
五、說學法
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進行類比遷移,對照學習。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可探索”的環(huán)境里,積極參與,生動活潑地獲取知識,掌握規(guī)律、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發(fā)展。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復習提問,引入本課課題
提問:生物體的能源物質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質是什么?ATP在供能過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條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來源有哪些?
回答:見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2、講授新課:
。1)細胞的呼吸方式
提問:細胞呼吸在哪里發(fā)生,又是怎樣進行的呢?讓學生說出細胞呼吸概念
回答: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chǎn)物,釋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
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學生自學實驗,并回答課本92頁的問題。
結論:酵母菌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均能進行細胞呼吸。在有氧條件下,通過細胞呼吸產(chǎn)生大量的CO2,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細胞呼吸產(chǎn)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設問:原料是?在哪里?產(chǎn)物?能量去向?有機物是如何被分解并釋放出能量的?
引出有氧呼吸
。2) 有氧呼吸(給出一下表格,學生自學并完成,教師總結)
A反應式:
酶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B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場所(學生簡述后,媒體展示場所及過程圖解)
C能量變化:形式變化、轉移率等
D概念
E、特點(與體外燃燒的區(qū)別)
列表總結有氧呼吸,要求學生自己嘗試建立表格,教師投影展示部分表格
過程 | 場所 | 條件 | 反應物 | 反應產(chǎn)物 |
第一階段 | ||||
第二階段 | ||||
第三階段 |
(3)無氧呼吸(給出一下表格,學生自學并完成,教師總結)
A反應式:
B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場所(學生簡述后,媒體展示場所及過程圖解)
C能量變化:形式變化、轉移率
D概念
E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異同
有氧呼吸 | 無氧呼吸 | |
反應物 | 有機物 | 有機物 |
反應條件 | 需酶、氧氣 | 需酶、缺氧 |
反應程度 | 徹底氧化分解 | 不徹底氧化分解 |
產(chǎn)物 | CO2、H2O | CO2、酒精或乳酸 |
產(chǎn)能多少 | 大量 | 少量 |
評價:欣賞性評價,對學生合作學習及成果表示肯定,指出不足,給出建議。
。4)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
小組為單位,從課本95-96頁“資料分析”中選取2-3個實例,討論并分析人們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應用了細胞呼吸的哪些方面?并再舉一兩例加以說明。要求準備簡單的發(fā)言稿。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
理解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概念、總反應式、過程和圖解
做課本96頁習題
4、板書設計
一、細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無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三、無氧呼吸
四、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
結束:
本節(jié)課設置了一系列問題情境,層層設問,在學生答問、質疑、討論過程中讓學生建構新概念和新的知識體系,并通過教師及時掌握反饋信息,適時點撥、調節(jié),讓學生在推理判斷中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而且通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提問,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