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器時代
沙苑文化;陜西朝邑、大荔交界;約10000多年
新石器時代早期
仙人洞文化;江西一帶;約14000-9000年
甑皮巖文化;廣西一帶;約8950-7450年
彭頭山文化;長江中游地區(qū);約8200-7800年
昂昂溪文化;嫩江中游;約8000年
裴李崗文化;河南一帶;約7950年以前
磁山文化;河北一帶;約7950-7350年
李家村文化;關(guān)中地區(qū)、甘肅東部;約7950-6950年
新石器時代晚期
興隆洼文化;西遼河流域;約7500-6900年
仰韶文化;黃河中游;約6950-4950年
半坡文化;黃河中游;約6800-6300年
河姆渡文化;寧紹平原;約6950-5330年
大溪文化;長江中游;約6350-5250年
馬家文化;太湖地區(qū);約6250-5150年
大汶口文化;山東、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約6250-4350年
紅山文化;內(nèi)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約6000-50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中游;約5900-4780年
馬家窖文化;黃河上游;約5750-3950年
屈家?guī)X文化;江漢平原;約4950-4550年
華南印紋陶文化;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云南一帶;約5000-3000年
石并用時代
良渚文化;太湖地區(qū);約5250-4150年
石家河文化;長江中游;約4600-4000年
石峽文化;北江、東江流域;約4500年
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約4350-3950年
齊家文化;黃河上游;約3950年以前
中國原始人類生存年代表
古猿
開遠(yuǎn)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約1400-800萬年
祿豐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約800萬年
保山古猿;舊石器時代;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約800-400萬年
直立人
元謀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約250─170萬年
巫山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上新世晚期;約200萬年
鄖縣人;舊石器時代早期;早更新世末;期約80萬年
藍(lán)田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早期;約80-50萬年
北京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鄖西人;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更新世中期;約50萬年
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約31-28萬年
大荔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末期;約20萬年
馬壩人;舊石器時代中期;中更新世與晚更新世之交;約20-10萬年
長陽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5萬年
丁村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2萬年
許家窖人;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更新世早期;約10萬年
晚期智人
柳江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約5萬年
河套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中期;約5-3.7萬年
左鎮(zhèn)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3-2萬年
資陽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2萬年
山頂洞人;舊石器時代晚期;晚更新世末期;約1.8萬年
夏朝帝王世系表
夏朝(約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終于桀,共17帝。夏時,開始出現(xiàn)私有制,氏族社會的禪讓制度走到了盡頭,被世襲制取代。社會由原始社會進(jìn)化到奴隸制社會。夏朝姒姓。
夏禹: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黃帝的玄孫。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稱為“大禹”。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導(dǎo)的方法,經(jīng)過十三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后繼舜為帝。稱國號“夏后”,故稱“夏禹”。他在涂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會稽山。
啟:在位29年
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后,啟即位為天子,即位后擊敗有扈氏的反抗,鞏固了政權(quán),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
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啟的兒子,繼啟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獵時,有窮氏首領(lǐng)后裔乘機入侵,自己作了君長,史稱“太康失國”。
仲康: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無力恢復(fù)夏的天下,這時后裔被他的親信寒浞殺死。寒浞自立為王。
相: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兒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殺。
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遺腹子。少康時終于推翻了入主夏國四十多年的有窮氏政權(quán),史稱“少康中興”。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國王。
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兒子。曾參加父親領(lǐng)導(dǎo)的恢復(fù)夏國的戰(zhàn)爭,并立下許多戰(zhàn)功。他發(fā)明了甲和矛,并大舉征伐東夷,取得勝利。
槐:在位44年
槐,杼的兒子。他在位時社會經(jīng)濟有所發(fā)展。
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兒子。他在位時,開始了延續(xù)數(shù)千年的沉祭(即將祭物沉入黃河企求河神的庇護)。
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兒子,他在位時,正式賜封九夷各部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兒子。在位59年后,讓位與其弟扃。
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兒子。他在位時,夏國開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兒子。司馬遷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可見孔甲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
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兒子。
發(fā):在位11年
發(fā),皋的兒子。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jīng)不來朝賀了,夏國進(jìn)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
桀,發(fā)的兒子。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之君。窮奢極欲,暴虐嗜殺,終于被商湯所滅,結(jié)束了長達(dá)近500年的夏王朝。
夏代中外大事記
時間:約公元前2350年
國際:西亞阿卡德王國(約公元前2371年-前2230年)存在
中國:傳說中的堯、舜禪讓時期
時間:約公元前2205年
國際:約公元前2000年希臘愛琴文化開始;拉丁人入居意大利
中國:大禹治水;夏朝(約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建立。夏代已有歷法
時間:約公元前1766年
國際: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存在
中國:鳴條之戰(zhàn),商敗夏,夏亡;商朝(約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建立
商朝帝王世系表
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湯,終于商紂,共30帝,享國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稱殷商。商朝時奴隸制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并在文化,青銅冶煉等發(fā)面達(dá)到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
商湯:在位30年
商湯,姓子名湯。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湯時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為相,逐漸強大起來,又有夏桀殘暴無道,民怨沸騰,遂起兵征討夏,大敗夏軍,建立商朝。建國后又修《湯刑》,《明居》等法,比較關(guān)心民命。商湯即位17年踐天子位,為天子13年崩。
外丙:在位3年
外丙,商湯的兒子,在位3年卒。
仲壬:在位4年
仲壬,商湯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襲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在位33年
太甲,商湯長孫,太丁的兒子。即位初,因“顛覆湯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宮,三年后改過復(fù)立,成為有成之君。這就是“桐宮悔過”的故事。
沃。涸谖29年
沃丁,太甲的兒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開始衰弱。
太戊: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
仲丁: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遷都于囂。
外壬: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遷都于相。
祖乙: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遷都于庇,商朝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fù)和發(fā)展,商朝又興盛起來。
祖辛: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遷都于奄(今山東曲阜)。
陽甲:在位7年
陽甲,祖丁子。“帝陽甲時,殷衰”。
盤庚:在位28年
盤庚,祖丁子,陽甲弟。盤庚遷都于殷,商朝自此稱殷商。遷都后,社會經(jīng)濟得到較大發(fā)展,殷都成為當(dāng)時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盤庚弟。商復(fù)衰。
小乙: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涸谖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盤庚以后最好的國王,政治改善,商朝復(fù)興,他還擊敗四方入侵,商朝威鎮(zhèn)四方。
祖庚: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廩辛:在位6年
廩辛,祖甲子。
庚。涸谖6年
庚丁,祖甲子,廩辛弟。
武乙: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兒子。他在位4年被雷電擊死。
太。涸谖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時,周侯季歷(姬昌的父親)聲威較鎮(zhèn),太丁忌憚,殺之。
帝乙: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時,商朝更加衰弱。以和親的方式與姬昌媾和。
商紂:在位33年
商紂,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紂相同,帝乙子。商紂為人聰穎,膂力過人。曾大舉攻伐東夷,取得勝利,為中原文化的傳播有一定的貢獻(xiàn)。但商紂為人殘暴,且好色無比。寵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宮舍,民不聊生。而此時西方周逐漸強大,終于滅商。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紂與夏桀也成為了暴君的代名詞——“桀紂之君”。
商代中外大事記
時間:約公元前1766年
國際: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年─前1595年)存在
中國:鳴條之戰(zhàn),商敗夏,夏亡;商朝(約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建立,定都于亳。商代青銅文化發(fā)達(dá),廣泛使用甲骨文占卜,流行尊天祭祖
時間:約公元前1401年
國際:小亞細(xì)亞赫梯帝國(約公元前1650年─前1200年)存在
中國:商王盤庚遷都于殷,此后商朝又稱殷;約公元前1291年商王武丁攻伐鬼方
時間:約公元前1122年
國際:約公元前1200年希臘特洛伊戰(zhàn)爭爆發(fā);雅利安人入居印度,印度教產(chǎn)生
中國:牧野之戰(zhàn),周敗商,商亡;西周(約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建立
西周帝王世系表
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終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棄,帝嚳的后裔,棄曾做過堯,舜的農(nóng)師。周朝姬姓。
文王:在位51年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釋放。他禮賢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輔佐,為以后滅商打下基礎(chǔ)。據(jù)傳文王死時97歲。
武王:在位5年
武王姬發(fā),父姬昌。即位后大舉伐商,并于牧野,大敗商軍,紂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鎬京。史稱西周。武王死時54歲。
成王:在位30年
成王姬誦,武王子,即位時12歲。由周公旦攝政。之中,平定武更(紂王子)叛亂,并大封諸侯。成王造東都洛邑。成王死時42歲。
康王
康王姬釗,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周王,史稱“成康盛世”。康王時,周朝較強盛。
昭王:在位2年
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時,王道微缺”,周國力開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穆王:在位55年
穆王姬滿,昭王子。穆王時作《呂刑》,是流傳下來的我國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
共王:在位1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懿王:在位25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時,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無力抵抗。
孝王:在位1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兒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在位12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兒子。夷王時,周天子與諸侯的矛盾尖銳化,夷王曾烹殺齊哀公。
厲王:在位16年
厲王姬胡,夷王的兒子。厲王是一位暴君,對外戰(zhàn)爭屢敗,國勢日危。在位16年,竟被國人放逐。
周,召共和執(zhí)政14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與召穆公共同執(zhí)政。此二人均為宗周的大貴族。
宣王:在位46年
宣王姬靜,厲王的兒子。即位后針對周王室的內(nèi)憂外患,進(jìn)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稱“宣王中興”。
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在位11年
幽王姬宮生,宣王的兒子。貪淫無道,為博寵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戲諸侯”,從而亡國被殺。這就是“一笑傾國”的由來。
西周時期中外大事記
時間:約公元前1122年
國際:約公元前1200年希臘特洛伊戰(zhàn)爭爆發(fā);雅利安人入居印度,印度教產(chǎn)生
中國:牧野之戰(zhàn),周敗商,商亡;西周(約公元前1122年─前771年)建立,定都鎬京,第一次封建開始
時間:約公元前1112年
國際:古亞述帝國(公元前1365年─前1078年)存在;箕氏朝鮮(約公元前1122─前194年)存在
中國:周公東征,成功平定叛亂營建東都洛邑,第二次封建開始;時屬成康之治;西周時推行井田制、宗法制、禮樂制
時間:公元前841年
國際:公元前776年希臘各城邦首次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希臘紀(jì)元開始
中國:國人暴動,厲王被逐,共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前828年)始,中國歷史正式編年自是年(共和元年)起
時間:公元前771年
國際:以色列國(公元前922年─前722年)、猶太王國(公元前922年─前587年)存在
中國:申侯引犬戎兵入寇,鎬京陷落,幽王被殺,西周亡
戰(zhàn)國帝王年表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戰(zhàn)國時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衛(wèi),魯,宋,鄭,吳,越等國都以先后被滅,晉國則分為韓,趙,魏三國,七國中秦國勢最大,最后逐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
秦孝公(前382-前338)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贏渠梁,秦獻(xiàn)公子,即位時秦國比較落后,遭東方各國歧視,他任用衛(wèi)鞅為相,實行變法,即“商鞅變法”,鼓勵生產(chǎn),論功行賞,實行連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國廢除奴隸制的過程,國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時年45歲。他死后商鞅被殺,但變法的成果被繼承下來,秦國逐漸發(fā)展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齊威王(-前320)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齊威王田因齊,齊國國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齊威王的祖父廢掉齊王,自立為齊國主,齊威王即位時已三世。他很注意選拔人才,用孫臏為軍事,兩次大敗魏軍,并在馬陵射殺魏將龐涓,從此魏國一蹶不振。齊威王還從諫如流,鄒忌諷齊王納諫寫的就是齊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塋,魏武侯子。即位時魏國是鼎盛時期,但在以后的戰(zhàn)爭中,大敗于齊國,開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職,周召公三十八代孫。燕國在戰(zhàn)國七雄中最小,屢次敗于齊國,燕昭王發(fā)誓報仇,他以重金求賢才,招到樂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國聯(lián)合趙,楚,韓,魏諸國大舉伐齊,大敗齊軍,陷齊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趙武靈王(-前295)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趙武靈王趙雍。趙國是經(jīng)“三家分晉”后建立的諸侯國,趙武靈王即位時屢受匈奴侵?jǐn)_,他進(jìn)行改革,“胡服騎射”,獎勵耕戰(zhàn),國力日強,前298年,他讓位與兒子何,后因內(nèi)亂死于沙丘宮中,趙國大亂。
秦朝帝王世系表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始于始皇帝贏政,終于秦二世胡亥,共2帝。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制帝國,雖然時間不長,但其地位極其重要。
始皇帝贏政(前259-前210年)前247年即位,在位37年
秦始皇,姓贏名政,秦莊襄王異人的兒子。
從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國先后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tǒng)一天下。
統(tǒng)一全國后,自稱皇帝,他通過一系列的統(tǒng)一措施,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quán)制度,實行郡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等,在中國的歷史上都是重大的舉措。
秦二世胡亥(前230-前207)前209年即位,在位3年
秦二十,姓贏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遺詔,立胡亥為帝,賜扶蘇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趙高掌實權(quán),實行殘無人道的統(tǒng)治,終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的農(nóng)民起義。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趙高殺死,時年24歲。
西漢帝王世系表
西漢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漢高祖劉邦,終于孺子嬰,共12帝。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前206年稱帝,在位12年
漢高祖劉邦,字季,出身農(nóng)民家庭,陳勝反秦起義,劉邦響應(yīng),自稱“沛公”,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后又與項羽爭天下,經(jīng)4年,打敗項羽。與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劉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時年62歲。
惠帝劉盈(前211-前188)前195年即位,在位8年
劉盈,劉邦的兒子,母呂后(雉)。劉盈為人軟弱,呂后專權(quán)。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時年24歲。
呂后(前241-前180)(前188-前180)年稱制掌權(quán)
呂后,姓呂名雉,劉邦妻子。她是劉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劉邦死后,惠帝立,呂后掌權(quán),她手段殘忍,野心勃勃;莸鬯篮,她先后選立劉恭,劉弘為帝,自己掌握實權(quán),又大封呂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時年62歲。死后,呂氏家族就被陳平,周勃一網(wǎng)打盡。
文帝劉恒(前202-前157年)前180年即位,在位24年
文帝劉恒,劉邦第四子。前202年,呂后死,劉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諸侯勢力,減輕農(nóng)民賦稅,重生產(chǎn),促進(jìn)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fù)與發(fā)展。漢文帝還是一位十分節(jié)儉的皇帝,自己穿粗制絲綢,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隨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時年46歲。
景帝劉啟(前188-前141)前157年即位,在位17年
景帝,文帝的兒子。即位后,平定吳楚七國叛亂,漢朝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大大加強。景帝繼續(xù)推行減輕賦稅和徭役,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形成歷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時年48歲。
武帝劉徹(前157-前87)前141年即位,在位55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繼續(xù)加強中央集權(quán),陸續(xù)奪去大批王,侯爵位。并與匈奴進(jìn)行長期的戰(zhàn)爭,先后以衛(wèi)青,霍去病為將,屢次大敗匈奴。武帝時是西漢最強盛的時期。武帝死于前87年,時年71歲。
昭帝(前95-前74)前87年即位,在位14年
昭帝劉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對匈奴的關(guān)系處理也較得當(dāng)。昭帝死于前74年,時年21歲。
宣帝(前91-前49)前74年即位,在位26年
宣帝劉病已,一名詢,漢武帝曾孫,祖父劉據(jù),父劉進(jìn)。昭帝無子,劉病已立。宣帝時,進(jìn)一步確立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他多次下令減輕人民負(fù)擔(dān)。史稱“孝宣之治,信賞必罰,可謂中興”。死于前49年,時年43歲。
元帝(前75-前33)前49年即位,在位17年
元帝劉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馬,侯十余,埋下外戚專權(quán)的禍根。元帝時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時漢朝國力開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時年43歲。
成帝(前52-前7)前33年即位,在位27年
成帝劉驁,元帝子。成帝時,漢王朝衰落,外戚專權(quán),元帝終日與趙飛燕飲酒作樂,成帝死于前7年,時年46歲。
哀帝(前26-前1)前7年即位,在位6年
哀帝劉欣,元帝的庶孫,成帝的侄子。哀帝時,社會矛盾尖銳化,但哀帝卻只信鬼神天地,寵幸男寵董賢,造成王莽專權(quán)。哀帝死于前1年,時年26歲。
平帝(前9-5)公元元年即位位,在位5年
平帝劉衎,元帝庶孫,中山孝王劉興子。即位時9歲。王莽掌權(quán)。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時年14歲。
孺子嬰(5-25)(6-8)年在位,在位2年
孺子嬰,宣帝的元孫,劉顯的兒子。即位時才2歲。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嬰被殺,時年21歲。
新朝帝王世系表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漢元帝王皇后的侄子。生于公元前45年。漢成帝時,王氏一家皆為侯,王莽善于鉆營,逐漸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為帝,國號“新”,史稱“新朝”。年號為“始建國”。
公元14年改元“天鳳”,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王莽稱帝后,實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徹底失敗了,不僅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而造成社會經(jīng)濟大混亂。終于激起了綠林赤眉農(nóng)民大起義。公元23年,在昆陽,王莽軍被更始帝大軍打敗。同年,赤眉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在位15年,死時68歲。
東漢帝王世系表
東漢王朝(公元25年-220年),始于光武帝劉秀,終于漢獻(xiàn)帝劉協(xié),共12帝。東漢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會動蕩,政權(quán)不穩(wěn)。最終分裂亡國。
光武帝劉秀(前6-57)
25年稱帝,在位33年
光武帝,姓劉名秀,字文叔。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參加綠林起義軍后,在昆陽以少勝多,打敗王莽軍。25年劉秀稱帝。死于公元57年,時年64歲。
明帝劉莊(28-75)
57年即位,在位19年
明帝,劉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時,吏治比較嚴(yán)明,賦稅比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時年48歲。
章帝(58-88)
75年即位,在位14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術(shù)”,在位時有班超出師西域。章帝還是一位書法家,尤善草書,后世稱“章草”。死于88年,時年31歲。
和帝(79-105)
88年即位,在位18年
和帝劉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時才10歲,由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竇憲掌實權(quán)。后殺竇憲掌權(quán)。在位18年,死于105年。時年27歲。
殤帝(105-106)
105年即位,在位1年
殤帝,和帝的小兒子,即位時剛滿月,在位8個月死。
安帝(94-125)
106年即位,在位20年
安帝劉祜,章帝孫,父清河孝王劉慶,即位時才13歲,鄧太后掌權(quán)。太后死后掌權(quán)。安帝時政治黑暗,社會矛盾尖銳。死于125年,時年32歲。
順帝(114-144)
125年即位,在位20年
順帝劉保,安帝的兒子。順帝是由宦官扶持上臺的,朝政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敗。順帝死于144年,時年30歲。
沖帝(143-145)
1444年即位,在位半年
沖帝劉炳,順帝的兒子,在位半年死,時年才3歲。
質(zhì)帝(138-146)
145年即位,在位1年
質(zhì)帝劉纘,章帝的曾孫,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即位時8歲,卻頗伶俐。說大將軍梁翼為“跋扈將軍”,被梁翼毒死。時年9歲。
桓帝(132-167)
146年即位,在位22年
桓帝劉志,章帝的曾孫。蠡吾侯劉異的兒子;傅奂次粫r15歲,外戚掌權(quán)。后又宦官專政;傅鬯烙167年,時年36歲。
靈帝(156-189)
168年即位,在位22年
靈帝劉宏,章帝玄孫,桓帝死無子,劉宏即位。靈帝朝一團污氣,宦官把持朝政,稱“十常侍”。買賣官爵,橫征暴斂,社會矛盾激化,終于于184年,爆發(fā)了黃巾大起義。靈帝死于189年,時年33歲。
獻(xiàn)帝(181-234)
(189-220)年在位,在位32年
獻(xiàn)帝劉協(xié),靈帝的兒子,即位時9歲,董卓專權(quán),后曹操迎獻(xiàn)帝于許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為帝,建立魏國,漢亡,劉協(xié)被貶為山陽公,死于234年,時年54歲。獻(xiàn)帝從未掌握朝政。
三國
魏國帝王世系表
三國時的魏國(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后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魏武帝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175年舉孝廉,任洛陽部尉,后經(jīng)鎮(zhèn)壓黃巾起義有功,官職不斷提升,196年,曹操迎漢獻(xiàn)帝至許昌,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yōu)勢。
曹操頒布“屯田令”,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為以后的魏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他任人唯賢,不斷壯大勢力,先后滅掉,呂布,袁術(shù),袁召等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敗于孫劉聯(lián)軍,形成三國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時年66歲。死后被追封為魏太祖。
曹操不僅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學(xué)家,《觀滄海》我想大家都讀過。曹操也是本人最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遠(yuǎn)在劉備之上。
魏文帝曹丕(187-226)
220年稱帝,在位7年
曹丕,曹操的兒子。220年廢漢獻(xiàn)帝自立,國號“魏”。
他繼續(xù)推行曹操的恢復(fù)和發(fā)展生產(chǎn)的方針,確立了“九品中正制”。死于226年,時年40歲。
魏明帝曹睿(203-238)
226年即位,在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兒子。即位后以司馬懿為大將軍,多次打敗蜀相諸葛亮的進(jìn)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國政治開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時年36歲。
魏齊王曹芳(232-274)
(239-254)在位,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孫,曹楷的兒子。明帝無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時被司馬懿篡權(quán),司馬懿死后,其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quán),254年,曹芳被廢,274年死,時年43歲。
魏高貴鄉(xiāng)公曹髦(241-260)
(254-260)在位,在位6年
曹髦,曹丕孫,曹霖的兒子。十四歲即位,260年,被司馬昭殺死。時年19歲。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諺語。